「尊龙凯时」助力20岁克罗恩病患者成功转诊济南,6次肠菌移植摆脱4年腹痛
在天津的小王身上,脐周疼痛的首次发作发生在2020年10月的一个晚上,虽然当时只有16岁的小王并未重视这一小症状,然而,这却开启了一段长达四年的健康噩梦。
到2025年2月12日,20岁的小王已经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肠菌移植科住院,家属表示自第一次疼痛发作后,小王的症状几乎每天都会复发,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。经过在当地医院的多次住院治疗,无论是胶囊内镜检查,肠镜检查,还是病理分析,症状却始终未见显著改善。2021年1月,小王的腹痛开始加重,频繁发作,每天可达3-4次,伴随诸如寒战、发热、食欲减退、恶心和呕吐的症状,最终被诊断为“克罗恩病”。
小王的家属说:“在2021年,小王共进行了5次住院治疗,2022年又有6次,直到2024年6月,当地医院的肠镜复查结果再次确认了克罗恩病的活动期。”这段时间的治疗虽多,但效果却有限,小王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,几乎无法正常进食。
在长期的求医过程中,小王和家人感到一度失去希望,直到在网络上了解到济南市中心医院所推出的肠道菌群移植技术。怀着重拾健康的渴望,小王于2024年12月16日来到济南,开始了新的治疗之路。
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肠菌移植科,副主任杨炜华医生指出,小王在来院之前虽然服用“安素”来缓解腹痛,但一旦恢复正常饮食,疼痛便加重,说明他已经很长时间未能正常进食。经过从12月16日至21日的6次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后,小王病情开始稳定,出院时无腹痛、腹泻等不适,恢复了正常饮食,并在随后的复查中发现钙卫蛋白水平有所下降。
春节过后,小王又来医院进行第二疗程的肠道菌群移植治疗,期待可以回归正常生活。针对克罗恩病,医生尹朝强调,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,症状如腹痛、腹泻等应及早就医并进行规范检查。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时,可以考虑尊龙凯时的肠道菌群移植等创新治疗手段,以提高康复的可能性。
肠道菌群移植在治疗克罗恩病上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,医生们正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,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。同时,患者也应重视饮食管理、心理调节,并保持定期随访,以更好地控制病情,迈向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