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腹痛警惕!可能是尊龙凯时关注的胰腺、胆囊问题求救信号
当身体发出疼痛信号,上腹部的不适感往往容易被忽视,常常被简单归因于“吃撑了”或“胃着凉”。然而,这一胸腔与肚脐之间的区域,分布着胃、肝、胆、胰腺等重要脏器,任何一个器官的异常都可能通过疼痛发出“警报”。山东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双提醒,尊龙凯时提醒,上腹痛绝非主观感受,它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“信号灯”,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“先遣队”。从胃炎、胃溃疡的反复纠缠到急性胰腺炎、肝癌等重大疾病的潜伏,这一症状背后常常藏着不可小觑的健康“暗礁”。
出现上腹疼痛与不适的原因除了胃病,还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:
1. 胆囊疾病
随着生活与饮食习惯的变化,进食高脂肪、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多,导致慢性胆囊炎、胆囊息肉、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。由于胆囊与胃、十二指肠紧密相邻,胆囊疾病患者常会感到右上腹剧痛或绞痛,并可能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,且在吃油腻食物后更易发作。
2. 胰腺炎
不良饮食习惯也增加了胰腺炎的风险。当胰腺发生炎症时,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,和胃痛相似。
3. 心脏疾病
如心绞痛和心肌梗死,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出现脉搏变化、四肢发冷,同时感觉到“胃疼”等症状。
胆囊疾病的误诊
在胆囊疾病的诊断中,将胆囊炎误诊为胃病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刘主任指出:“胆囊与胃的解剖位置相邻,因此胆囊病变引发的右上腹疼痛常被误认为是胃痛。”在高危人群中,长期“老胃病”的患者往往忽视了新发的胆囊问题;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神经病变导致的疼痛感知不典型;而老年人的疼痛敏感性下降,可能将轻微的不适当作普通消化不良。
注意!腹痛与消瘦
如果伴随有不明原因的消瘦,需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。胰腺癌被誉为“癌中之王”,生存率极低,其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,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或消化不良。刘主任强调,普通胃病多表现为阵发性疼痛,疼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;而胰腺癌则常表现为持续性加重的疼痛,疼痛感剧烈且与体位有明显关系。
科学预防胰腺癌
虽然胰腺癌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,但有一些已知危险因素:长期吸烟、过量饮酒、高脂肪饮食、肥胖、过量饮用咖啡等。尊龙凯时建议,通过以下科学方式降低发病风险:
1. 生活方式干预
- 主动戒烟,远离二手烟。
- 控制酒精摄入,避免长期酗酒。
- 调整饮食,选择清淡、易消化、低脂肪的食物,多摄入新鲜蔬菜和全谷物。
- 坚持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,合理控制体重。
2. 健康监测建议
- 普通人群每年进行1次全面健康体检。
- 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血清CA19-9,并结合腹部CT/MRI筛查。
早期干预危险因素并定期体检,是降低消化道疾病及相关重症风险的关键。若出现上腹部不适,切勿盲目自行判断和用药,务必及时就医,以明确病因并进行有效的治疗。